干货专区

  • 报考指南
  • 备考干货
  • 协会动态
  • 研究报告
  • 铂略管会
  • Q&A大全
  • 免试申请

价值链理念助力战略成本管理

1 课程介绍

2 价值链理论与成本管理

3 比亚迪汽车的价值链分析

4 华为的价值链分析

5 内部价值链进行分析的目的

6 业务流程的价值分析

7 业务流程优化

 

一、课程介绍

本报告讲解:价值链理论与成本管理(会计 的成本计量程序,星巴克案例,供应链价值与价值链管理)、比亚迪汽车的价值链分析、华为的价值链分析、内部价值链进行分析的目的、业务流程的价值分析(流程,改进方法,制造业生产环节常见的七种浪费)、业务流程优化(外协生产流程优化,业务流程价值分析的目的)。

 

二、价值链理论与成本管理

传统的成本管理是以企业是否节约为依据,片面的从降低成本,以及力求避免某些费用的发生入手,强调节约和节省。现代理论认为,以节约为控制基本理念的企业,只是一种土财主式的企业。除了剥削工人和在原材料上打折扣以外,没有其他过人之处。所以需要学习现代企业应有的成本控制、战略以及方法。企业要达到长期效益,只能从战略的角度实施成本控制。换句话企业要提高生产力,缩短生产周期,增加产量,并确保产品的质量,而不是削减成本。

铂略财务培训带大家回顾,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区别。管理会计是为企业经营者服务,提供各种各样的财务数据,便于企业经营者管理和控制,进行内部的运营决策。财务会计是通过对会计数据的梳理、记录,出具财务报表,向企业的外部环境供应者,比如投资人、税务局和国家机关,提供财务报告。财务会计提供的是企业已经完成的历史数据的汇总,是报表。

管理会计,通过以往对财务会计的梳理,得到经验数据。通过分析经验数据,也就是成本分析,或者经营分析,对未来进行展望,这种展望基于非常科学的技术和理论。,财务会计看历史,管理会计看未来。

传统会计的成本核算程序

 

第一,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。

第二,人工费用和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。

第三,将材料、人工及辅助生产费用归到制造费用中,进行归集、分配。

第四,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。按照不同的原则,计入到制造费用和生产成本中。

第五,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产成品之间进行分配。

会计的成本计量程序,通过归集、分配、再分配几个过程达到财务报告成本,最后体现在报表上。

大家按同样的方法计量,在呈现财务报告时,标准唯一,具有可比性。不同的企业之间,行业之间,可以通过成本进行对比。

日常企业采用广泛平均法进行制造费用的分配,该方法扩大产品品种的成本,或人为缩减产品的成本。因为制造费用是广泛平均的,计算结果会偏离实际业务,尤其是制造费用过高时,随着产品多样性增加,间接成本增加,产品市场竞争,为避免广泛平均成本的问题,需要修改整个成本系统。

广泛平均法,比如AA制聚餐,有的人点得多,有的人点得少。中餐类似大锅饭,大家都能吃到。AA制聚餐不论每人实际吃的多少,俗称“花生酱成本法”,也叫“广泛平均成本法”。广泛平均法引起的多计成本和少计成本都是不恰当的,导致了成本信息的错误,。

传统成本核算的缺失,是角色错位。传统的成本分析方法基于会计假设,运用会计准则,会计理论进行分析。会计定义和会计理论计算的结果,形成财务成本分析的最原始数据,用固定的文本展示组合数据,比如财务报表。总成本,料工费各分担多少,产量多少,平均每单位制造成本多少,通过产品成本计算表呈现,非常格式化,格式化的数据要求计量单位一致。

会计的计量单位是货币单位。货币的计量单位会忽略许多因素,比如时间,人力资源的投入,机器耗费的实际情况,因此对生产的指导偏于理论。格式化的成本分析,对生产的指导是基于时间轴,横向比较每个期间的成本差异也可以根据不同的产品,纵向比较产品成本差异,形成差异的原因会落实到具体的料工费上。制造费用的分摊,首先,不追究。铂略之前讲过,广泛平均的方法。其次,比较模糊。比如使用工时的分摊,忽略了具体的某一项费用,可能会在某个产品线上多耗费。使用材料作为分摊基础,往往会忽视材料加工的难易程度。对在产品的不重视,会造成生产线上的内部积压,这部分内部积压在会计上不可以分解,造成分析不足。

随着信息化的普及,未来是否需要会计人员记录。如果企业做过ERP,则只要发生业务流,会计凭证几乎是自动生成。如果会计一味地满足于记录计量,那么,未来社会对会计岗位的需求将会有所降低。财务人员经常说,在企业内部没有话语权,因为领导认为,财务人员不懂业务,分析的内容不对,说的和一线做的不符,给领导的数据不是在一线上体现出来的,财务人员给领导的数据都是历史成本,而且分配归集的内容,跟企业的习惯做法不一致。这是格式化成本分析造成的弊端,格式化成本分析重视以人民币货币符号代表价格的流转,不重视非货币指标对成本的影响。比如人员是否足够,停工、废品损失对成本的影响,不同产品之间,对机器、设备的使用是否有更多其他的要求。会计成本,如果不进行控制,达不到管理的目的,而是仅限于成本计量,不是管理工作。

成本计量工作是会计工作的起点,成本信息会被应用到很多方面,比如决策、预算、计划等。但是很多企业在成本计量方面做得不好,测量不准确。仅仅是简单的归集、分配,关注成品物的构成。材料,直接材料的构成,关注的是BOM单(Bill of Materials,即物料清单),也是工料表的内容,没有将成本放到系统中去检视,会计只是通过数字记录成本发生的过程,没有追溯成本产生的根由,最根本是为什么产生,这是传统成本分析缺陷产生的原因。现在倡导ABC成本法(作业成本法),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缺失。但是由于ABC成本法本身就有工作量大的缺陷,因此没有被中国的广大企业所采用。

收入的确认原则之一是有对应的成本可以计量。反之,只有创造、形成了未来收入的成本才有价值。如果投入成本,未来没有收入,那这笔成本是没有价值的,或者价值很低,需要弥补。这是基于价值链的成本分析原理,铂略在后面会反复强调。成本不是孤立存在的,透过价值链分析,追溯成本的动因,探究耗费的构成是否合理,成本金额是否正确。

铂略财务培训带大家看看星巴克的例子。以前大家吐槽星巴克价格贵,央视也痛批星巴克成本高。央视痛批星巴克引发的“血案”,星巴克就出具了一张成本构成表。,央视所指的成本3.86元,仅仅是原材料成本,还有其他的成本。在每一杯27元的咖啡里头,原材料成本是3.86元,占了14.3%,而房租是5.4元,占了20%,是最多的一部分。行政开支占了5.5%,是1.48元,人工占了8.2%,是2.21元。只有利润占了9.5%,是2.55元,一杯咖啡只能挣到2.55元。当然还有设备折旧,税费再另外计算,利润只有2.55元。那成本构成表,让成本会计看,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不可以合并计算。

星巴克在选址,配备人员时,有自己本身的一套标准化流程。配备人员数量是已经有规定的,不会因为销售额少,就减少行政开支。星巴克公布的成本表,模糊了这个概念。

房租20%,房租的多少和店铺的地理位置有直接的关系,店铺开在繁华区,比如王府井大街,上海浦东新区,世纪大道,与开在偏远地区,房租不一样。如果一家店开在王府井,另外家店开在亦庄,或者通州较偏远,但也有客流量的地区,同样的房租面积,金额相差1倍甚至更多。房租的多少与店铺的地理位置相关,不是每一杯咖啡都要平摊5.4元的房租。

广告等运营费用。圣诞节,星巴克会做广告,整体销售收入都会有所提高。广告会汇集所有商品。夏季,星巴克会推出冰沙咖啡,冰沙广告,刺激冷饮类的消费,可能其他品类产品销售额没有增加,但是冰沙类饮品的销售增加了。这是一种针对性的营销。所有的营销费、广告费不应都平摊到每一杯咖啡上。

最后,星巴克除了卖咖啡,还有别的产品,比如糕点,咖啡豆,星巴克的杯子。星巴克出具的成本表,将所有的房租、人工全都摊销,对卖糕点,咖啡豆,杯子,所取得的收入直接减掉对应的成本就可以了,净利润的部分有待考察。

星巴克提供的是硬件服务和软件服务。硬件服务是咖啡,而软件服务可以认为是座位的暂时出租,是咖啡制作体验。这个一体销售,星巴克成本追踪比较困难,但是简单地按照星巴克的成本表所列示的成本,是绝对不行的,成本分析也是无法进行。财务核算可能是历史成本的归集,但是财务分析,尤其是成本分析绝对不能做成这样,这是反例, 

价值链管理是外部导向,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流进组织的资源,流出组织的产品和服务的方面。迈克尔·波特提出的价值链理论,首次发表在《竞争优势》一书中。价值链分析方法将企业视为一系列的输入、转换与输出的活动序列集合,每个活动都有可能相对于最终产品产生增值行为,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地位。东西产生增值后,为企业赢得收入。哪个价值增长得多,哪个价值为企业的竞争做的贡献就大。战略成本管理价值是价值链成本最小原则。

价值链分析有三个意义:

第一,行业分析。在红海中做竞争分析,战略部署,要知道自己所处的行业。价值链上的每一项价值活动,都会对企业最终实现的价值造成影响,进行价值链研究,就是要深入行业价值链,在价值链经济学的基础上,对其影响的方面和影响程度进行考察,充分权衡利弊,求得最佳的投资方案,也称为最佳价值链结构选择,这是对行业的分析。

第二,对竞争优势的分析。企业的任何一种价值活动都是经营差异化的潜在来源。企业通过进行与其他企业不同的价值活动,或者构造与其他企业不同的价值链,获得差异优势。真正重要的就是企业经营差异战略,必须让客户认同。另外经营差异必须同时控制实现差异经营的成本,以便将差异性转化为显著的盈利能力。

第三,关键控制点。企业在价值活动中,增进独特性,同时要求能够控制各种独特性的驱动因素,控制价值链上有战略意义的关键环节,叫做关键控制点。企业在成本管理过程中,也会对成本产生过程中的一些点进行控制。比如比例较大的成本,像之前星巴克案例里提到的材料成本,变化趋势比较大的成本,不同地区的房租有较大的差异,这是一个控制点。

 

供应链是集成管理思想,是将人、财、物、信息、资源、市场进行集合管理,并不偏废某一个项目,供应链强调的是内部一条链,然后外部一条链,内外部统一。价值链是战略管理的思路,强调的是战略协同,强调战略要高度统一,才可以共同操作,由行为管理向文化管理转变。

第一点,供应链解决如何提高生产效率的问题。价值链解决如何创造效益和价值。提高生产效率不一定产生价值,中间没有必然关系,所以供应链解决的是效率问题,价值链解决的是效益问题。企业将不增值的活动剔除出价值链,但是不可以将不增值的活动,或者低效率的活动剔除,否则会造成断链。

第二点,供应链强调集成的管理思想,价值链强调战略思想,价值链的站位更高。铂略认为在价值链环节中,企业会区分为增值、不增值和增值比较少的东西。但是有时候增值比较少的东西或者环节,可以通过比如营销的方式得到一定的弥补,这样低价值的就会变成高价值的,无价值的变成有价值的,成本可以得到弥补。而供应链讲究的是集成的管理思想,一环扣一环,不可缺失的。这是两个最大的不同。

第三点,供应链管理重视的是物流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管理,既然是流的管理,中间是不能断掉的。但是价值链就像项链一样,一环扣一环,可以把其中的一环去掉,其他的环继续连接,还是链条,这是价值链,价值链与供应链是截然不同的理念。

第四点,核心企业以外部活动为主,当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企业占主导地位时,该主导企业就是核心企业。

而在价值链中,强调是动作的价值,不管这个动作是内部的,还是外部的,不管这个动作是对于内部的,还是对于外部的,强调的是动作的价值,对于动作的整个价值进行管理。

企业投入的价值是否增值,体现在商品价值上,对制造过程中的成本进行价值链分析,可以有效地分析出成本的源头,找到控制点,实施成本控制,达到成本降低的目的。价值链的导向是效益导向,目标是为客户创造更高的价值。而供应链的导向是效率导向,目标是降低成本,以组织更快的生产。

 

三、 比亚迪汽车的价值链分析

企业的价值链可以分为外部价值链和内部价值链两种。外部价值链是指企业与外部具有紧密联系的外部行为的价值活动,主要包括供应商价值链、经销商价值链,以及顾客价值链。在营销课程中,铂略也会提到竞争对手的价值链,通过分析竞争对手,来看企业的不足,改进之处,绝对优势。而企业内部的价值链是企业内部为顾客创造价值的主要活动,和相关支持的活动。制造过程中,看看物料的耗费和流转,就造成了制造环节的价值链。

 

如图所示,企业价值链有两部分,一部分是支持活动,一部分是生产活动。支持活动里有哪些?有企业的基础活动,比如说财务、计划都在企业的基础活动里。还有人力资源管理、研究与开发、采购等都属于支持活动。

生产活动有哪些?这个图是比亚迪汽车的例子,在比亚迪汽车的生产活动里就包括这五个环节,首先是进料,接着是生产,然后是装配、销售和售后。

大家看到,在整个的制造业生产流程价值链里,不包括运输和配送,这部分属于经销商价值链,或者顾客价值链。铂略现在讲的是制造业的成本分析,所以企业价值链关注点是生产活动。整个的战略成本管理的价值是价值链综合成本最小。

 

首先这张表从上到下分为两个部分,上面是生产活动,下面是支持活动。生产活动里,分为五个步骤,支持活动里分为四个步骤。

生产活动

步骤一,进料,要求进料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呢?要怎么样去控制进料的价值,成本最低呢?怎么样去控制这个价值链呢?这个进料是作为一个活动,那么活动就有自己的规定,进料的时候要求运输距离非常短,品检标准一致。运输距离短,是不是效率就会提高?品检标准一致,是不是整体的质量合格率就要达到一定程度?所以这是比亚迪的进料的价值链分析。

步骤二,生产,要求各个配件工厂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生产效率,减少库存,达到规模经济。比亚迪是中国比较新兴的汽车企业,比亚迪要求自己的配件厂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生产效率,客户什么时候要配件厂就什么时候有,而且配件厂有足够的产能达到顾客的要求,这样比亚迪就可以进一步地减少库存,达到这种经济规模。把库存降到零,把配件厂的库存适当地压到别的配件厂,然后提高自己的周转率,扩大规模。

步骤三,装配。让配件工厂按照流程进度提供配件,节省了重复搬运的开支,间接实现了Just In Time的生产模式(准时制生产模式)。

步骤四,销售,比亚迪通过在主流媒体做广告,吸引终端消费者,利用售前的热线开展市场调查活动,还通过专业销售人员辅导4S店进行营销活动。

步骤五,售后,比亚迪的终端车主可以通过售后热线反馈车型问题,比亚迪将这个信息与4S店分享,以获得最佳的配件库存。因为终端车主告诉企业,这个车有什么问题,企业就要进行这个备件处理。那哪些零件会经常发生问题呢,那就会把这些零件的库存量加大一些,哪些零件不容易发生问题,就可以把这些零件的库存备件量降低一些。同时,企业也能保证来维修的客户的满意度。

支持活动

步骤一,企业基础活动。比亚迪通过从研发阶段就开始实施的成本企划来控制成本,尤其是制造业的成本,研发阶段、设计阶段决定了80%的成本。事业部制和矩阵式相交融,减少了管理层次的同时提高了效率,以整车生产为依托,利用中央数据单元,在各个配件分拆自行安排进度,这是企业的基础活动,研发也就是这样来实施的。

步骤二,人力资源管理,人力资源管理方面,比亚迪有1万多名各个领域的研发人员做技术支持,还有强大的法务部门来面对专利分析和专利处理。人力资源方面,比亚迪还给员工提供比较低的住房和宿舍,以及强大的后期支持。

步骤三,研究开发,比亚迪通过市场调查,开发这种畅销车型,获得资金的高流通量,改良生产工艺。

铂略前面讲过,顾客是倾向于使用新技术,购买新产品,所以企业需要不断地开发新车型,这样企业的车才能卖得好。车卖出,资金才能回笼,获得资金的高流通量。这一切改革需要通过生产工艺的改良来达到这些要求,而生产工艺的改良需要调研市场,吸收新理论、新技术。

步骤四,采购。比亚迪作为制造业,作为汽车制造业的采购。很多行业把采购放在生产活动里,对于比亚迪,这是支持活动,因为比亚迪的采购与直接生产的关系,不是大家想象的平级的关系,而是分级关系,这是由于比亚迪的组织机构跟其他企业不一样造成的。比亚迪的采购就要求,与汽车核心配件发动机厂建立良好关系。铂略提醒大家注意,与汽车核心配件的发动机厂建立良好关系,并不是忽视与其他工厂子建立良好关系,企业要保证生产进度不受影响。整个汽车的心脏,发动机不能缺货,或者其他情况是不可以发生。通过向内部的分厂采购非关键配件降低费用和提高效率,由于是内部分厂,那就存在企业内部集团之间的调配,省掉了很多成本。如果从外部去采购的话,那还有采购成本要发生,还有对配件的质量进行监控,所以比亚迪说,企业内部做分厂采购,集团内部采购,然后降低费用,还提高了效率,还知道什么时候需要什么。同时在采购的时候,和在研发的时候,也注重这种标准件的使用,很多东西不再做这种非标准件,就是一个配件可以用到很多的汽车上,那么就可以实现这种批量生产。

战略成本管理的价值,就是整个价值链成本最小,那只有每一个价值链上的成本都往下缩了,才可能做到整个价值链的成本最小。那从分析比亚迪的生产活动和支持活动来看,铂略分析了九个子活动,可以看到它都进行了有效的分拆,并且都是能落到实处的。

 

四、华为的价值链分析

 

华为的价值链分析。橘色部分,采购,比亚迪是将采购放到支持活动里,华为就将采购放到了生产活动里。

这是一张横向、纵向,双向的价值链的展示图,展示华为具体是如何做到的。华为的老总,任正非说,华为的企业文化是狼性文化,狼性文化意味着什么?狼是强者,喜欢冒险。也就是说这样的狼性文化,决定了企业是活力型,具体表现在经营上,就是快速决策,支持响应。

生产活动。这里红色箭头指向的是技术开发,绿色环节,技术开发是华为生产活动中的最重要的一环。华为是如何做到的,华为的特质,对于技术开发来说,自主研发为主,华为对技术研发的总投入超过了14亿。华为在国内外申请了25000个专利。注意,华为是在国内和国外申请专利的,因为华为的产品卖到国外,有一些专利是涉及到竞争和技术壁垒,所以必须也在国外进行这种专利注册。华为在2013年的时候,一年就有14亿的投入,目前可以查到的是华为有25000个专利在注册,并且在持续使用着。这是技术开发环节。

采购环节,华为的特质是早期介入,而且采用市场投标,公开公平地来选择供应商。早期介入就是对供应商要尽早地进行调查,在没有签订合同的时候,对供应商做背景调查,过往资料的收集。在公开市场招投标,对入选的供应商,作为华为的供应商做准入评估,华为所有的供应商都会有一个准入标准,准入评估。对已经发生采购业务的,有合作的供应商,要做绩效评估,也就是说这个供应商,对企业的影响,包括什么?包括供应商产品质量,交货期,企业的整体信誉情况,付款条件,每一个阶段都要对这些情况做综合考量,给供应商做绩效评估。

生产制造环节。为了降低成本,华为采用外包生产,海外制造。华为很多产品直接销售到海外,如果在中国制造,再出口,成本高。所以华为在海外建厂,制造,如今华为的生产地、制造地已经遍及全世界。考虑到低成本原因,华为也会在低成本地区建厂,比如东南亚。同时华为考虑销售价格的影响,采取的是在高消费地区销售产品,并且使用具有转化优势的柔性生产线。生产过程中,为了生产不同的东西,采购不同的生产线,企业的生产线就会有很多。这个季节需要生产A,生产A的甲生产线就要运作。下个季节生产B,生产B产品的乙生产线就要运作,甲和乙生产线同时运作的情况较少。但是如果产品可以通过一条生产线生产,并且可以转化,那就称为柔性生产线。柔性生产线不以生产某一个产品为主,可以生产多个产品。但是由于某个产品的特性,需要对生产线进行加工,再生产另外一种产品。越来越多的企业在采购生产线时,除了注重专业生产线,也会采购柔性生产线,一方面降低了固定资产投入的成本,另一方面,便于企业以后在整个生产产品链上做长远规划。

企业要分析自己的内部条件,判断由此产生的竞争优势,从各个环节上识别这种有价值的活动。比如华为有价值的活动是是狼性文化产生的自主研发,对供应商的绩效评估,外包、海外制造,柔性生产线的使用,这是华为特质决定的价值链的分析。

华为的这种支持,是简单有效的,如果支持部门拖沓,那就会被任正非骂。网上盛传,任正非指责财务部门效率低,给业务部门制造了人为的障碍,该事件已经被很多人转载。从这个事件上意识到,财务,尤其会计部门,不能因为自己的业务,而给其他部门制造障碍,毕竟是支持部门。

 

五、内部价值链进行分析的目的

对于企业价值链,尤其是内部价值链进行分析的目的,在于分析企业运行的哪个环节,可以提高客户价值,或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。价值链管理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如何提高效率,创造工作效益。对于企业价值链进行分析的目的,是分析公司运行的哪个环节可以提高客户价值或降低生产成本。

对于任意一个价值增加行为,关键在于以下几点:

1.是不是可以在降低成本的同时,维持价格或者收入不变。虽然在这个环节上进行了成本降低,但是所取得的收入不变,这个是价值增加的关键条件。

2.是否可以在提高价值的同时,保持成本不变。

3.是否可以降低工序投入的同时,保持成本收入不变。 

铂略举例来说,什么是可以在降低成本的同时,维持价值不变。在医院化验的时候,一般不能当时取得化验结果,要延迟一天才能知道。大家还会注意到,如果挂急诊,几乎30分钟后就可以取到结果,这是由于技术的改善。技术的改善跟价格没有关系,不管是不是急诊,收费标准都是一样的,尤其化验环节。

是否可以在提高价值的同时,保持成本不变,是对现在成本管理的基本要求,涨价是涨价,成本是成本,两者分开的。价格提高,价值提高,但是成本不要随着价格提高而提高。成本改变的因素不是因为提高价格,而是成本的构成变了。

是否可以降低工序投入的同时,保持成本收入不变。,比如到银行办业务,以前银行办业务是多人临柜,一个人做出纳,一个人做审核。现在看到的银行是单人临柜业务,一个人既做出纳,又做审核。如果需要层级报销,比如客户取了10万块钱以上,那么可能会有大堂经理过来给客户进行审核、盖章就行了。如果是10万块钱以下,可能都不用二次审核。从原来的多人临柜,到现在的单人值班,这里有潜在价值,信任是可以创造价值的,一方面是信任,另外一方面是监督机制的完善。

通过价值链的分析,可以消除不增值、冗余、无效率的环节。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,可以追溯到成本的本源,利用价值链理论找到了成本控制点,哪里成本可以缩减,哪些工序可以合并,价值链强调价值活动之间相互关系的重要性。所有的业务流程应该是相互促进和配合的,这样就可以大幅地压缩产品开发、产品制造、销售额储运的周期,加快新产品的更新换代,加快它的速度,降低总成本。

不同的企业价值链不一样,比如手机厂,类似华为这样的集团,技术是本公司的,产品制造通过委托加工。富士康的技术不是自己的。富士康与自己的上游单位共建生产线。或者富士康的上游单位,比如苹果买一条生产线,富士康进行生产运作,制造环节是富士康的。作为价值链中制造流程,华为所要做的工作就是下单、外协加工、质量验收、提供技术服务。如果,富士康作为加工方,对于苹果加工手机,要经过采购原料、排产、流水线生产组装、包装、货检这几个主要环节这两个工厂同样是制造,角度不一样,从战略的角度看,华为,研发重于制造,而在研发流程的投入就大;而富士康是不需要研发的,只需要对生产线、流水线进行制造管理,那么富士康就要求按时交货,不能有质量问题,这就要求直接生产制造这部分投入要加大。所以价值链是带有战略导向的,这个战略导向决定了企业各个流程的方向。

 

六、业务流程的价值分析

业务流程的不断改进,一定要符合企业的战略导向,契合企业的总体价值链。通过将非增值的步骤,或者活动、动作,从业务流程中剔除去,或者简化将非增值的步骤,降低成本,有针对性地提高生产效率,增加经营收益。

流程是系列的特定工作,有一个起点,有一个终点,有明确的输入资源和输出结果。企业的供应商是起点,客户可以看作终点。整个价值链管理,辅助流程就是支持活动,基本流程就是生产活动。企业要根据自身特点,从价值链理论出发,分析这个业务增值,找到成本控制点。

工作流程指工作事项的活动流向顺序,工作流程包括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工作环节、步骤和程序。工作流程指交付顾客的产品,从投料到包装整个过程。价值链理论认为,通过从业务流程中剔除或简化非增值步骤,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为顾客提供产品与服务的效率,提高质量管理环节的监控能力。

 

看上图,从辅助流程到支持活动,包括基础设施、研发、人力资源、采购。辅助流程为基本流程服务,也就是生产活动服务。生产流程包括进货后勤、发货后勤流程、生产流程活动、销售流程,还有服务流程等,所有流程都与增加产品的价值密切相关。起点是供应商,终点是客户。

业务流程的价值分析,理解非增值作业。业务流程的分析可能出现两个结果,一个是分析完业务流程后,发现业务流是增值的,那需要保留、补充或者强化。也可能通过业务流的价值分析后,发现业务流程不增值,这时就需要做人为的判断分析。如果业务流程不增值,又是必需的,那需要提高活动效率。如果这部分流程不增值,又是不必要的,则考虑消除或者精简掉。

铂略带大家看丰田公司的例子。丰田在成本管理上是做的非常优秀。丰田公司总结了非增值作业,或者非增值活动在制造业工厂中普遍存在。丰田公司的报告讲,在制造业工厂中,任何时刻,注意,是任何时刻,都有85%的工人没有做工作。比如生产线上的组装工人,在任何时刻,都会看到有85%的工人没有做组装工作,并不是说这些工人没有来上班打卡,而是这些工人没有在做组装工作。

那这85%的时间在做什么?丰田总结了,其中有5%的人看不出来是在工作。什么是看不出来?比如发呆,比如玩手机,还有一种工作也是看不出来的,比如工作时间工人在整理工作台,这个整理工作,其实是不增值的,但是必需的,也就是丰田总结的5%的人看不出来是在工作。因为在从事一些和工作本身相关的工作,但是不是工作,也就不是组装作业,是在整理工作台。

还有25%的人在等待工作,制造企业经常会遇到的情况,停工待料。停工待料是材料没有到位,也可能是停水停电,或是生产计划没有下达好,造成前道工序没有完成,后一道工序只能等待。还有一种情况,整体的工作量不饱和。以丰田汽车为例,本月的定产,无论材料还是人员储备,应该是产出5万辆,但是由于某种原因,只能生产4万辆,那么就有1万辆未生产,这1万辆就属于工作量不饱, 这1万辆,是等待工作时间。

除上述的两种情况,还有一种情况,30%的人正在为增加库存而工作。增加库存本身是有价值的工作,但是增加库存的库存如果没有被卖出去,那么价值转换就无法实现,形成无价值的工作,因为没有实现销售创造收入,后续的销售没有完成的工作,反馈到前端就仅仅是库存的增加,而不是收入的增加。制造业的库存是由于多种方面造成的,比如制造出来没有售出,或者本身市场容量就是1万件,可是制造2万件,那还有1万件是多造出的,市场没有容纳,那么多出来这1万件,铂略认为制造业库存是不要的生产,是无价值的工作,所以,30%的人是在为增加库存而工作。

最后,25%的人正在按照低效的标准或方法工作。在企业里经常看到,比如搬运东西,很多工厂还是使用人工搬运,没有使用机械。在丰田,倡导全流水线,全自动化工作。而在我国的汽车企业里,很多环节还是手工操作,与丰田等企业不同,全程流水线,全程信息操作,这样就采取了比较低效的标准和工作方法,导致资源浪费。

在制造业里,流程有的增值,有的不增值,但是必须保留,什么样是不增值,但必须保留的呢?比如企业的研发投入就是暂时不增值,但必须保留的。通过对研发投入的导向管理,对其进行加强管理,对研发的过程进行控制,降低成本。不增值的活动不一定没有价值,在分析企业的活动是否增值的时,往往会做两方面的定义,一方面是定量,另外一方面是定性。无论是定量,还是定性,都不增值的情况下,就要看一下整体需要,对某一项活动是否有增值的要求。如果整体活动对其没有有要求,比如安保,质量检测,整体活动是不能缺少的,但是分析某一项单向活动的时候,没有增值的可能,也无法把安保工作、质量检测工作发生的成本具体到某一项业务上。不能把安保工作和质量检测精简掉,,因此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。

 

航空公司对业务流程的价值分析,以及不同的对策。在航空运输业,有高端的航空公司,也有一般的、廉价的、低成本的航空公司。高端的比如新加坡航空,泰国航空,中国的国航等,都是把自己定位为高端,为高端客户提供最舒适,最安全的服务。还有一些航空公司,将自己定义为廉价、快捷。那么航空公司对自己的定位是什么,可以说就是决定了航空公司整体的营销模式和成本投入的方向。

在航空客运整个的价值链条上,不同的公司都采取了什么样的不同的对策。

价值链都包括,售票服务、飞机作业、机上服务和行李托运。

1.售票服务。大公司的售票服务希望建立在市区,在市区设立售票点,进行形象宣传。低成本的航空公司,比如春秋航空公司,在飞机上进行售票。同时要大力促销。低成本航空公司很少在市区,繁华的地区,物价、房价高的地区建立售票点,因为低成本航空公司要达到低成本的要求。大公司在市区建立售票点,因为大公司有形象要求,对同样售票服务成本的投入是不一样的。售票服务,营销流程还可以分解,可以在网络上营销,通过直销的形式做或代理销售的形式。大公司,对营销费用的投入比较高,而低成本的航空公司,对营销的投入相对就少。如果想降低营销投入,一定要做到有独立的网络,能够直销,减少代理人的销售。

2.飞机作业。作为大公司来讲,大公司希望自己尽可能使用新的飞机来进行航空运输。比如空客380刚出来的时候,新航就首先购买了空客380。一方面给自己做了很好的广告,吸引客户乘坐自己的飞机。另外一方面,也展现了自己企业的实力。

反观低成本航空公司,不管是国内的春秋,还是国外的亚航,可以都有一个特点,飞机小,航空公司可以控制,在一样的空间里,安装多少座位。如果选择标准座位是180个座位的飞机,那么尽量达到180最大值,可能要就会减少每个乘客的座位间距。大公司不会变更座位间距,180个座位的飞机改成160个座位,让乘客感觉更舒适。许多低成本航空公司,选择小飞机,多航线策略。飞机作业属于设备和环境管理,在流程上,第一个,不同的航空公司在买新飞机和租赁上不一的。低成本航空公司为了节约现金流,采取租赁。大航空公司,直接去采购新飞机。第二个是改装,第三个是产品设计,也就是航线设计,大公司在过站的时间比较长,而小公司出于低成本的考虑,会过站时间比较短,飞机起飞得比较勤,这样达到多航线管理的目的。

3.机上服务。大公司一般都供应餐食,而低成本航空公司,有的没有餐食和娱乐设备。比如亚航,如果乘客要餐食,需要在网上提前预订,单独付费。机上服务属于提供的附加服务,无论是机上的娱乐设备,还是餐食、饮料,提供附加服务。这些附加服务在民航总局规定的收费里,是不得额外收费的,所以航线,不管是飞到哪里,谁来飞,这里一定要有这些设施。而设施是否好,民航总局没有规定程度。有的企业,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没有餐食,由于民航总局没有规定,那可以不提供机上娱乐设备。大公司认为乘客既然花费高价票乘坐飞机,应该要提供尽可能多的餐食和饮料品种,提供尽可能先进的机上的娱乐设备。不同的成本造成了不同的营销方式,也造成了不同的应对措施。

4.行李托运。大航空公司一般都是免费托运,而低成本航空公司,会设置免费托运额。同时对超出这个免费额的行李进行收费,而亚航是直接收费,就是没有免费行李额。而提供行李服务,属于航空运输的必要服务,但不是必需的服务,因为行李跟人是附属的关系。这时,出于行李重量、托运行李限制的考虑,大航空公司就决定免费运输。小航空公司就不能免费,因为行李也是有重量的,只要一旦飞起来,行李的重量也要会消耗航油,所以小航空公司认为行李收费是很正常的。

流程改进方法,一共有六个,分别是取消、合并、调整、简化、自动化和一体化。

1.取消,取消就是取消不增值的流程,不增值的作业。比如根据作业成本法来分析,追本溯源以后,发现有些动作是不必发生的,这时就可以把它取消掉。

2.合并。合并不增值,但是有价值的流程和作业,合并部门,合并工作内容,这一点也是企业在精简人员的时候所经常用到的一点,就是合并岗位,同一人员合并岗位。

3.调整。将不增值的流程调整到有增值的流程,或者将不增值的部分做价值补充。在产品换代的时候,为了增加其影响力度,要使其增值,调整项加大或者削弱成本。

4.简化。对不增值活动进行简化处理。缩短流程,比如报销,比如单人可以操作的,在安全和有效的范围内尽量地简化。

5.自动化。人永远比机器贵,尽可能多地使用流水线,做好现场管理,做到这种点、线、面的结合,做好分片、分区,实现自动化控制。

6.一体化。将产品或者设计做一体化处理。

铂略要以苹果手机为例,苹果手机的外壳是一体化的,电池是固化的。电池固化意味着成本的降低,电池不可替代。电池的不可替代性,增加收入,弥补一部分损失,电池固化到后盖上,产生的模具,或者其他的成本投入,用它来做的。通过一体化设计,降低总成本。

苹果的键盘,直接做了简化和合并处理。由最初普通电脑PC机的键盘,与现在的苹果键盘完全不一样。键盘上简化了一些内容,比如财务人员用到的小键盘,数字键盘部分被精简。精简以后,苹果的键盘缩小了自己的面积。因为原来做PC机时,数字键盘就有一列是横相。这时,是取消小键盘,将小键盘上的一些功能合并到主键盘上,比如辅助键和切换键,通过键盘组合的形式,合并到了主键盘上。

再比如苹果手机的按键,最初的苹果手机不是一个按键,最初的诺基亚手机,有50多个按钮。触摸屏出现以后,苹果的手机按键改成了一个。铂略提醒大家注意,出现了触摸屏以后,在进行流程改造优化时,要考虑到技术进步的因素。如果没有触摸屏,苹果手机有没有可能用一个按键就完成所有的指令呢?应该是很困难。所以在分析的时候,一定要注意实用性的功劳。这就是合并、取消、调整及一体化。

消除不必要的承诺,做质量管理时,企业会对顾客做质量上的承诺,或者功能上的承诺。不是所有的承诺都是必需的比如苹果从来不保证10年免修。苹果的保修是在苹果电脑后面,有一个序列号,要求用户首次购买,开机以后,要注册,注册的生效日就是这台机器的使用生效日。苹果从这天开始算自己的保修期,这样就免去了维修商和经销商,和生产商,也就是苹果的多次数据交换。而且这是用户自主去注册登记的,所以有更高的信任度,苹果数据采集更合理,简化了苹果自己的工作量。

制造业生产环节常见的七种浪费。这些浪费行为不但耗费了大量的物质成本,也耗费了大量的时间成本、人力成本。

1.过量生产,生产过剩。以往的制造业都是以产定销,不去关注市场需要什么,盲目生产。比如 2010年底,我国的皮鞋库存量就够全世界的人民穿3年。一直生产皮鞋,只能通过改进样式、降价的手段售出。如果以产定销,不知道市场的需要,那么生产出的产品就很容易造成库存生产过剩。

关于库存,存货是唯一不反映在利润表上的亏损。存货应该在未来转化成收入,但是在未来转化收入的可能性很小,或者几乎不可能,那么只能从资产负债表上把库存扣掉,同时,相当于扣掉当期的利润减少了。但是库存是是在以前就产生了,以前产生时,放在资产负债表上,不体现在损益表上,时间不匹配,存在潜在风险。

2.库存,存货过剩,包括原料、在制品和最终成品。对存货的管理不到位,造成了这种材料的过量采购,生产的积压。对采购的控制不利,造成了原材料库存的积压。对市场的掌控不利,造成这种产成品的积压。对于生产计划没有很好地把控节奏,造成了某个环节的半成品积压,有停工待料,等待上一环节的情况,这就是生产计划没有做好。

3.就是运输,不必要的运输。中转库房的设计不合理,物流配送有缺陷,往往会造成不必要的运输浪费。

4.等待。在现场等候的时间过长,比如停工待料的时间,比如由于工厂计划安排不妥当造成的停工时间,比如由于客户原因造成的返工时间,客户要求突然变了,那么原来做的就白做了,这个时候需要返工,也需要在现场进行等候。还有就是在转产的时候,有等候时间,前面提到,要尽可能多地使用柔性设备。那么柔性设备在从甲产品转到乙产品的时候,是需要转换的,转换的时候,调试设备的工人在工作,而生产工人是没法工作的。所以把转产的时候,这部分损失的成本也要计算进来,这是等待成本。

5.动作,过度处理或者不正确的处理都会造成一种动作浪费。这种浪费表现在企业把很多的粗加工变成精加工以后,却没有卖出精加工的价格来。

铂略举个例子,爱迪生,研究电灯泡。有一天爱迪生就突发奇想,想知道电灯泡的体积,里面能装多少惰性气体。这个时候就让助手阿普拉去解决。阿普拉,是数学专业出身,在德国进修过,就去量灯泡的直径、周长,然后算了密密麻麻好几张纸,当时也没有计算机,自己手工算的。还没有算完的时候,爱迪生就催问结果,阿普拉就回答,还没有算好。这时,爱迪生就很奇怪,拿起了灯泡,将其灌满水,然后倒在量筒里,直接读出了体积。

上述例子告诉我们,很多事情是人为地把它变复杂了,其实很简单,要知道东西的体积,只需要知道这个东西里能盛多少水就行了。水的质量和体积的换算很容易。 

6.不必要的过程,这个不必要的过程包括不必要的移动搬运,还有寻找。在现场作业的时候,这个合理布局就很关键。找东西是很麻烦的,一个人藏东西,一百个人未必能找到。

7.不合格品,有瑕疵,生产出来的次品,必须返工称为质量损失,不合格品的成本与合格品的成本一样。所有的产品生产,都带有一点瑕疵,不是减少了投入的成本,而是在制造过程中出现了质量问题。因此一项工作至少做两次。

工厂制造过程中,很多成本和活动被隐匿,必须关注这部分工作的成本,比如专职的文案录入是否有必要。据英国的警察局统计,英国警察局每年用于文案的支出,超过13亿英镑。英国的警察对此怨声载道,认为很多的文案录入不但浪费了时间,而且增加了办案的难度。因为事后文案过多,很多人不愿意投精力到真正的案情处理中去,要想怎么把这个文案编好,怎么把自己撇清楚,不承担责任,那么这部分投入反而产生了相反的效应。所以英国警察局,现在正在对这个警察局的文案处理做整体的规划,一方面是电子化,另一方面是减少不必要的文案,减少不产生增值的活动。

 

七、业务流程优化

内容总览

 

除了前面所说的七种浪费,还有必要在流程上做必要的梳理和控制。前面提到的更多是七种浪费,大家注重的是动作,或者说整体的行为,这要说一下流程的梳理。

比如现在将单出口,单向的作业流程,如图所述,外协生产管理流程,改成双出口或者多出口的流程。以某个工厂为例,那工厂是单流程生产线,是单业务流程,在优化之前,是从设计图纸开始,然后本厂试制。本厂试制的同时,要不断地与设计去沟通,设计认可以后,才开始在本厂生产。一旦本厂的订单饱和,生产不出来了,不是产能过剩,是生产不出来,订单饱和,这时就一定要发到外厂去进行生产。那么发外厂之前,需要经过谈判,谈判完了以后,外厂还要试制,因为有可能工艺、质量达不到要求。外厂试制以后,要进行检验,检验的时候要回到本厂来进行认可。检验合格了以后,才可以正式跟这个外协厂去约期、下订单。约期、订单到了以后,外协厂自己去采购原料。可以看到整个这个过程是单流向的过程,耗费时间就比较长。

经过这种优化改革以后,企业改成了多出口的流程,就是多方向,多出口的流程。开始时从设计图纸为源头,本厂试制和外厂试制同时进行,然后同时得到设计的认可,才可以继续。外厂试制,外厂的谈判和约期要提前,将与外协厂的谈判和约期提前到设计图纸阶段,就是设计图纸和约外协厂同时进行。约了外协厂后,还要对外协厂进行资质考察。本厂和外厂同时试制,得到了设计认可后,分成两步,一部分是要做订单分解。由于已经有外协厂,所以要将本厂计划和发外生产的计划分开做订单分解,此时,牵扯到原材料统一采购。作为委外方,自己统一采购的原料,质量过关,而且可以控制付款情况,所以选择原料统一采购,采购完了以后,分别发到外厂和本厂,按照生产计划来分发这一部分材料。这样就可以安排生产,直接质检,然后做分销。

由原来九个步骤,单出口流程改成了六个环节,多出口同时完成,节约时间。通过改造,节约了时间,时间就是成本。

总结,业务流程价值分析的目的。第一,对原有流程进行全面的功能和效率分析,要找出和发现其存在的问题。问题包括功能障碍、重要性,还有可行性。由于组织机构设计得不合理,形成企业发展的瓶颈,比如质检环节,直线切割一定要划线属于功能障碍。

对重要性的判断,不同的作业流程环节,对企业的影响是不同的。比如物流对不同企业的影响,有时是必需的,有时就不是必需的。最后就是可行性,要根据市场和技术的变化特点及企业的现实情况来做调整。比如前面提到的单人柜台的临柜,可行性基于基于银行内控的完善,基于整体银行现场办公环境的监控,基于业务人员水平的提高,那么就具有可行性。

 

第二,设计新的流程改进方案,并且进行评估,就是不断地持续改进。要合并相关的工作或者工作组,要将同一业务在不同工作中的地位,工作方式不同来体现出来,尽量地模糊这种组织界限,来做到总成本最低。

第三,制定与流程改进方案相配套的组织机构、人力资源配置和业务规范等方面的改进规划,形成系统的企业再造方案。

第四,组织实施和持续改善。比如合并,要计划排班,小组和车间都能做排班,那么谁来做呢?这是一项工作,两个部门都在干,那就优化一下,改到车间来做,小组去执行就行了。

免试申请通道

CIMA学习指南 CIMA职业框架 CIMA项目手册 最新考试真题 内部讲义等

姓名不能为空
手机号码格式不正确
邮箱格式不正确

微信分享

打开微信扫一扫,点击弹出
页面右上角的分享按钮,
即可分享给朋友~

扫码添加在线客服
客服软件
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